首 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宝鸡日报】凤县红花铺村:大棚养殖蟾蜍致富开辟新路


近日,记者在凤县红花铺镇红花铺村看到,村上40个大棚里养的小蝌蚪游得正欢,长大后将变成蟾蜍。村上为何会在大棚里养蟾蜍呢?


红花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永平告诉记者,红花铺村原来主要以养殖中蜂和种植花椒、食用菌为主。去年村“两委”考虑开辟新的增收方式,大家反复商量,决定养中华大蟾蜍。蟾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它身上的蟾酥与蟾衣是很好的中药材,可以起到增强心肌收缩力、抗肿瘤等功效,随着市场对蟾蜍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蟾蜍养殖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于是村上从去年底,邀请一直在外学习养殖蟾蜍技术的村民常欢回来,与村集体合作,采取村集体流转土地,常欢负责经营的方式来养蟾蜍。今年初,常欢投资60万元,建设占地20亩的养殖大棚,投入蟾蜍幼苗40万尾。刚开始,担心幼苗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他们建立仿生态环境,喂食精细饲料,让幼苗很好适应环境,目前蟾蜍幼苗长势喜人。


据悉,蟾蜍每年收获一次,每棚预计产量1000斤,预计销售额达3万元,可吸纳当地群众20余人务工,带动1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本文摘自《宝鸡日报》4月12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