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中今年71岁,身板硬朗,待人和善,人称“老刘”。
他当过民办教师,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如今,他是凤县红花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聘任的移风易俗监督员。
老刘对移风易俗监督员的工作特别上心,因为当过村干部、处事公道,他的话大家都爱听。每逢镇上谁家办红白喜事,他都要去看看。从宴席吃什么菜,到接亲用多少车,刘善中都要仔细了解一番。
1月4日,冬日暖阳下,秦岭深处的草凉驿村静谧而温暖。在自家地里,刘善中一边为花椒树剪枝,一边讲述这几年乡风的变迁。他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办红白喜事更热闹了,但是,“条件再好,也要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
元旦当天,村里有人娶媳妇摆宴席,老刘早早地就到村上的新风礼堂履行移风易俗的监督职责。面积400平方米的新风礼堂是2022年建成的。村委会投资6万元给这里配备了桌椅板凳和新式厨房灶具,成立了“喜相会”“新风会”两支志愿服务队,为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提供便利。
那天婚礼上共使用了6辆婚车。老刘说,村上的红白理事会有规定,接亲最多不能超过10辆车,这符合规定。
“勤俭节约好,铺张浪费须遏制。你攀我比无尽头,大操大办又何必……”新风礼堂的外墙上,草凉驿村村规民约贴在显著位置。热闹的婚礼中,老刘一会儿帮忙上菜,一会儿提醒亲朋别贪杯,还强调不许出现闹新娘、闹伴娘等陋习。来参加婚礼的宾客说:“村规民约是经过村民一致同意的,咱都记着呢。”
“乡风的变迁是时代发展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代人亲身经历了婚礼由简朴到豪华再到简朴的过程。特别是有了红白理事会后,文明乡风建设有了很大进步,婚礼简朴而温馨,移风易俗每天都看得到。”老刘说。
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初期,秦岭深处的凤县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老刘说:“那个时候,大家都没钱,过个红白事相对简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红白事档次越来越高、由头也越来越多,升学宴、乔迁宴、开业宴……让人不胜其烦。”
“根据调查,其实很多人不愿意大操大办,但轮到自己家了,还是要操办。为啥?面子和人情是主要因素。大伙儿有一个传统思维,认为红白事越热闹,越能得到本村人认可。若是一场事办得寒酸冷清,就会被冷落、被议论。因此,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多花钱买个好名声。”红花铺镇人大主席焦海君介绍。
近年来,为了狠刹大操大办之风,凤县各村先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组织,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细化红白理事会监督职责,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环节落实监督。控菜品、控礼金、控人情,红白理事会严格执行村规民约,严格落实红黑榜制度。
2019年,在红花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指导帮助下,草凉驿村成立草凉驿村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及红白事操办标准。红白理事会运行几年来,草凉驿村移风易俗效果明显。
“标准一出台,就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到现在还没有人违反,因为都丢不起脸面。违反规定了,要在村上的‘红黑榜’上曝光30天,还要被村上的大喇叭‘通报批评’哩。”老刘笑着说。
如今,不管大事小事,草凉驿村的村民都喜欢到新风礼堂来操办。不管谁家过事,红白理事会都会提前主动介入,与他们沟通协商,为他们出谋划策,把每次宴席都办得热闹而不浪费,移风易俗又不失礼节。既不破费,又不丢面子,大家热热闹闹挺满意,红白理事会也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