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三个年”活动,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充分发挥市场监督管理职能作用,创新推出“五员”(专办员、服务员、管理员、考评员、督帮员)服务模式,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培育发展市场主体138户,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聚焦“市场准入”,甘做许可业务“专办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狠抓工作观念转变,由重监督管理转变为重规范指导,由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帮扶教育指导,构建起提前介入、结对帮扶、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精准发力的新监管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企业申办成本,实现市场准入由“难”转“易”。依托“陕西省食品生产许可系统”,通过“企业线上申请,监管部门上门核查,许可部门线上发证”的模式,突破“只跑一次”,做到“一企一策”,实现食品生产许可业务线上全程办理,节约企业办理成本,缩短企业建设工期,帮助新开办食品企业解决办理许可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靠前服务“做加法”,为企业发展“助跑加速”。今年累计共为13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靠前服务,新增食品生产企业3户,同比增长66%。
聚焦“质量管理”,愿做技术检测“服务员”。建成汇集6大项质量基础设施(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品牌培育、质量管理)的“一站式”线下服务平台1处,实现质量管理由“繁”化“简”。通过统筹技术帮扶资源,建立凤县质量交流微信群,全天候收集企业需求,主动作为,上门服务,有力指导5家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6名质量管理人员获首席质量官证,为10余家企业对接联系检测机构解决企业质量检测需求,为90余家企业上门开展计量检定719台件,从监督员到服务员,让企业足不出户办理最急迫的质量业务。在工业产品、消费品领域创新开展“你点我检”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统筹考虑群众意向和社会关注度,每期确定一个主题,编制征集问卷,通过政府网站、凤县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征集群众意见。截至目前,共开展“你点我检”监督抽检7期,累计抽检46家71批次,抽检结果第一时间通过政府网站进行公示,着力打造“你点我检”服务民生品牌,切实践行“为民服务”理念。
聚焦“联合执法”,善做牵头抓总“管理员”。坚持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定印发《凤县2023年度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整合抽查对象、抽查事项,积极发挥事中事后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实现部门多头检查由“多”变“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打扰度。通过梳理全县市场监管领域14个部门单位检查抽查任务,汇总形成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21批次,组织推动部门协同监管,完成联合抽查7批50户次,改变部门多头检查状况,大幅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释放“小个专”经济活力。
聚焦“风险隐患”,常做等级评估“考评员”。依据“基于风险的回应性规制”理论,扎实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分级管理和药品经营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与分类管理,依托陕西省食品安全监管综合业务系统和陕西省药品安全监管综合业务系统,每年开展评定分级并采取动态化管理,实现风险监管由“同”变“异”。为134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评定风险等级,对38户药品零售及医疗器械经营单位评定风险分级,将分级分类结果作为全年日常监管的重要依据,使日常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合理划分对各类企业的检查频次和比例,实现分类结果常态化运用。通过风险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既提高了市场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性,也让有限的行政资源发挥到最大的监管效能。
聚焦“诚信经营”,勇做信用修复“督帮员”。通过开通预约办理、延时办理、限时承诺办结等特色服务,实施信用修复申办多样化便捷化服务,通过自主加压提速,实现从5个工作日规定办结到2个工作日即可办结的蜕变,尽力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和失信影响,号召企业珍惜信用,实现商户信用由“负”到“正”。建立经营主体年报工作推进机制,局、股、所三级联动,利用线上、线下设置年报服务电话、窗口,随时解答群众咨询。针对一些使用老年机、不明白操作方法等申报有困难的经营主体,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一对一”“手把手”帮助完成自主填报,实现年报质与量双提升,企业、农专社、个体户年报率分别同比提升3.7%、1.5%、11%。全年累计为182户次市场主体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状态)移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让市场主体重获新生、焕发活力。
自五员服务模式创建以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质效提升明显,群众满意率大幅上升。下一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聚焦重点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干部能力提升等方面建设,持续拓展深化“五员”服务内容及标准,不断创新发展更多高质量、差异化便民利企举措,营造法治、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擦亮“市监卫士·服务先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