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铺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提质赋能促振兴

今年以来,红花铺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分类指导 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不断抓治理夯根基、强产业兴就业、美环境优服务,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抓堡垒强根基,提升党建引领新效能



持续提升党建基础。督促各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批示87次。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现场宣讲等形式实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教育全覆盖。坚持“四个贯穿始终”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稳步开展示范创优。以“分类指导 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抓手,奋力推进进位任务,永生村持续巩固首批市级“四美”红旗村和“一类”村建设成效,顺利通过全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监测评价,白家店村通过市级“四美”红旗村认定,草凉驿村完成提升进位自查评估。全力推进补短强弱。严格落实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四个一”工作法,完成红花铺村太阳能路灯、铅丝笼河堤、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菌棒加工厂建成投产,发展种植糯玉米、土豆、油葵7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相较上年实现翻番,整顿成效显著。


抓产业促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作用,积极推动九子沟磷灰石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稳步建设。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1234”机制,打造“康养福地 魅力永生”品牌,3A级景区创建通过市级验收。率先完成土地二轮延包任务,工作经验在《宝鸡通讯》《调研与决策》刊登交流。聚力产业扩能提质。扎实开展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整镇提升攻坚行动,构建白家店村“三个百”工程、草凉驿村“四轮驱动”促增收、红花铺村“三措并举”谋发展、永生村乡村旅游强带动产业发展格局,改造提升食用菌大棚78个,投放香菇菌袋20.6万袋,建设菌棒加工厂1座;建设白家店林麝良种繁育场,新增林麝存栏113头。预计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聚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通过空港建工、红花家政劳务品牌带动、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实现农村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扎实开展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全年发放低保、五保金等各类救助资金158.58万元。积极探索集体经济联农带农机制,为1384名群众养老保险、合疗缴费补助11万元。


抓人才带队伍,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培育储备骨干力量。常态化开展“三学三比三亮”活动,创新实施“头雁领航、雏燕培育”计划,促进转作风、抓落实常态长效。研究调整6名优秀干部承担重点业务,4名年轻干部联村实践锻炼。全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名、预备党员7名、正式党员3名,向组织推荐提拔副科级领导2人,择优选育村级后备力量18名。坚持一线淬炼成才。坚持在急难险重一线淬炼干部,协调处置新凤和公司劳务欠薪48.8万元,化解处置矛盾纠纷、信访投诉60余条。面对“7·16”暴雨灾害,全镇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抢险救援,协同高效抢修抢通,共同构筑起守护家园的坚固防线。强化作风教育转变。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通过定期谈话、定期提醒、不定期督查等方式,对不讲规矩、不负责任的干部进行约谈问责。始终坚持挺纪在前、纪严于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为人民着想,有效打通党员干部队伍监管教育“最后一公里”。


抓环境靓底色,塑造乡村宜居新面貌



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全镇全年栽植种植万寿菊、马兰花、金盏菊,黑麦草等作物1500平米,全面提升绿化美化效果;组织保洁员、志愿者等人员集中开展面源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累计清理河道、公路沿线及生活垃圾百余吨;改造卫生户厕20余个、公厕4个。永生村8户群众入选市级“最美庭院”。持续巩固整治工作成效。实施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和门前三包机制,安排保洁员定期上路打扫卫生,常态化保证整治效果。组织镇领导班子成员、镇村干部每季度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推进会,看现场,比干劲,谈打算,拼思路,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持续巩固。持续开展基础设施补短。镇村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和资金,动员“六临”住户搬迁26户,完成危房改造3户,房屋修缮10户。完成草凉驿村道路硬化、红花铺村新建水源井、白家店村铁丝笼河堤等4个群众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项目,完成2处避灾搬迁安置点道路等基础设施提标改造,推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抓治理优服务,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聚焦优化管理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党代表联系党员、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村民代表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常态化落实为路径,搭建“百姓说事会”平台,建立党建引领“1331”基层治理模式,划分村组网格27个,村组干部、三类代表持续解决群众愁盼问题。聚焦民生关切导向,激发志愿服务活力。精心打造“两馆一街”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服务群众活动,开展老年人助餐试点,进行健康义诊、送医上门等13次。涌现出“中国好人”肖凤琴、李小虎等一批道德模范典型。2024年草凉驿村陈芳芳被评为“宝鸡好人”。聚焦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尚。持续开展孝老敬亲、党的创新理论进万家等戏剧文艺演出8次,各类宣讲42次。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抓共治,加强“五有”立新规,强化“三类”宣传育新风,突出“三个”结合管长远,探索建立移风易俗“1533”机制,管住了大操大办,育出了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