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凤关镇:“融合巩固”展乡村治理新面貌

近年来,留凤关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多层融合巩固”的乡村治理体系,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定纷争、德治化雨露,形成特色乡村治理模式。


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以红色引擎推动“基础治理”共建,促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在组织架构上,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社会治理领导小组”,统筹“融合巩固”工作,将“三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引领带动方面,以“亮身份、晒业绩、作表率”为抓手,将工作融入党建和干部教育。制度建设上,把乡村治理纳入群众对镇党委、镇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测评。



自治固本,构建村民自治新格局。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服务与发展,调动其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关上说事”“百姓学习会”等载体开展村级评议活动,让自我教育“动”起来;各村根据实际修订《村规民约》,推进依法立规、以规治村,让自我管理“硬”起来;推进村级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完善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让自我服务“活”起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教育活动,组织参与“农村地区学法用法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等评选,让自我发展“比”起来 。


法治立行,打造乡村治理新机制。以“促进”“调解”“打击”等法治方式为抓手,调处社会矛盾、打击违法犯罪,营造全民守法氛围。全面推行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制度,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民意调查、监督电话等社会监督机制,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开展依法治理专项行动,提升群众安全感。



德治强基,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以“新民风”建设为动力,促进社会、家庭、个人品德养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以“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开展“红小凤在行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以“好媳妇、好婆婆”、人居环境红黑榜等为依托,创建道德模范褒奖机制,培育社会新风;以村为单位开展道德评议,发挥榜样感召作用,滋养乡村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