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笔者从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了解到,该村通过“种植基地+社区工厂”闭环模式打造艾草产业链,今年以来村集体经济同比增长90%,走出了一条从田间到车间的产值倍增之路。
草凉驿村依托岭南福艾社区工厂,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随着艾叶成本增高、工厂产量增长,草凉驿村从河南南阳引进5吨优质艾草根苗,建成30亩核心示范基地,每年可提供22.5吨新鲜艾叶,较以往外购原料成本降低了约2.5万元,同时开发艾灸条、保健枕等10类深加工产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条。
“这次产业升级实现了多方共赢,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组织+利润分成’模式实现综合增收。”村党支部书记唐双军说,种植基地投用后,实现了“土地生金、产业增效、村民增收”的良性循环,预计全年村集体经济有望突破80万元。
(本文摘自《宝鸡日报》3月29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