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铺镇草凉驿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夺标“四美”促振兴

近年来,红花铺镇草凉驿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主线,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聚焦乡村产业美、乡风美、治理美、生活美,以高质量党建夺标“四美”红旗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产业强、发展好”,助推“产业美”



在林麝产业上下功夫。村集体修建林麝共享圈舍160间,通过合作经营、农户代养寄养等方式养殖林麝60余头,其中村集体养殖林麝9头。通过盘活闲置土地,种植林麝饲草50余亩,8家养殖户、养殖企业同时收购群众饲草,群众累计增收13万余元。2024年草凉驿村林麝产业向全镇197户低收入群体差异化分红59994元。在菌菜产业上下功夫。通过到黄牛铺镇三岔河村、留坝县玉皇庙镇等地外出考察,学习大棚种植经验,改造、盘活大棚20座,分别种植食用菌、蔬菜各10座,吸纳1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就业,增加务工收入,2024年菌菜产业收入6万余元。在艾草产品上下功夫。通过对社区工厂进行改建,实施艾产品生产加工项目,购置23.4万艾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平整、硬化晾晒场1000㎡,修筑挡墙60米,收购野生艾叶进行艾产品生产加工,吸纳15名农村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生产加工出艾条、艾柱、倒流香、按摩捶、护颈枕、足浴包等精美产品10余种,年收入8万余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1余万元。


聚焦“文化强、机制好”,引导“乡风美”



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村民群众、青少年儿童、妇女老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幸福院、图书室、新风大礼堂、林麝小镇等地开展各类文化庆祝、孝老敬亲、关心关爱活动,丰富村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改建草凉驿村新风大礼堂,建立“1533”机制,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制定统一标准和规格,管住了大操大办,约束了人情攀比,减少了铺张浪费,建成了和美乡村。2023年全省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在草凉驿村观摩指导。扎实开展德治教化活动。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不断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发扬传统美德,弘扬“正能量”,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20余名,其中七组群众陈芳芳被评为2024年第三季度“宝鸡好人”,同时草凉驿村获评全市居民公约先进村荣誉称号。


聚焦“党建强、治理好”,推动“治理美”



法治保障维权利。村组干部带头学法用法,自觉把依法治国、依法治村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围绕“学法、用法、守法”开展普法宣讲,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法律知识宣讲等方式,培养村级矛调队伍5人、法律明白人15人,草凉驿村获评宝鸡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自治强基办实事。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村民代表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常态化落实为路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搭建“农民学习会”村级治理平台,构筑“三联三化一平台”基层治理模式,落实道路硬化、照明路灯、桥梁改建等民生实事50余件。智治支撑保稳定。依托微信平台组建10个网格化服务团队,引导全村27名网格员宣传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掌握摸排群众信息,推动形成“多方协同、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格局,运用科技力量、智能力量有效维护了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聚焦“服务强、环境好”,打造“生活美”



大力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村常设干部、小组长、保洁员、护林员等,对村域公路沿线、绿化带及河道等重点地区进行环境整治,切实解决好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开展厕所革命。2024年高标准改造卫生厕所8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质量,获评2023年全市农村新改户厕质量大比武优胜村。扎实开展秦岭生态保护。定期排查秦岭生态环境“五乱”治理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落实护林员职责,熟悉和掌握分管林区生态环境情况,定期对负责林区进行巡查和登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护渔员职责,护渔员每天定时沿河巡查,制止并劝导垂钓人员。



产业美、乡风美、治理美、生活美已经成为当前草凉驿村的真实写照,草凉驿村将继续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