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三秦都市报】凤县“五种模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近年来,凤县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持续发展,推行了“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农旅融合型、区域合作型”五种模式,以林麝、花椒为重点,以苹果、中蜂、蔬菜、中药材、乡村旅游为补充,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不断深化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旅融合发展等产业延展,多渠道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产业带动型。黄牛铺镇三岔河村将产、学、研、游、购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种植品种包括香菇、黑木耳、平菇等十多个品种,并与陕西理工大学合作组建菌种实验室1个,建成食用菌加工厂1座,大棚累计达到200座,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200万袋以上,同时建成储存能力1900立方米冷库12座,形成了享誉周边“秦岭高山菌谷”品牌。


资源开发型。平木镇白蟒寺村盘活白蟒寺村三组黑缺梁闲置土地,招商引资凤县智慧智能农业化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800万元,分期开发建设集农业种植、采摘体验、休闲观光、民宿康养于一体的白蟒寺黑缺梁农旅融合生态产业示范园,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100人,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25万元。


服务创收型。坪坎镇银母寺村党支部主动与辖区工矿企业“联姻”,为辖区内5家矿山企业提供垃圾清运服务,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劳务队,承包企业一些基础设施维修维护等工程。目前村集体共收取垃圾购买清运服务费22.5万元,劳务队承揽工程收入12.8万元。今年底,银母寺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30万元。


农旅融合型。红花铺镇永生村发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品牌优势,围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党支部牵头成立永生村旅游开发建设公司,争取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长寿街旅游综合开发,建成开心农场、休闲垂钓中心、健身步道等项目。今年,依托成熟的乡村旅游市场,新建帐篷营地、生态鱼塘、蔬果采摘园,引入高端民宿,打造出一座具有岭南特色的养生好去处。目前,全村特色农家乐、农家客栈达到15户,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80余人,集体经济收入位居全县“十强”。


区域合作型。凤州镇打破辖区内各村行政区划和地域限制,采取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合作联营”模式,投资600余万元,充分利用邓家台村、磨湾村、凤州村、桑园村等4个村域山坡地集中连片优势,新栽补植花椒20余万株,种植苹果5600余亩,铺设产业道路8.6公里,修建蓄水池等滴灌设施,聚力打造南岐山万亩椒果示范园。2021年,该园苹果、花椒产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让南岐山成为了一座真正的“金山银山”。


据了解,该县自推行五种模式以来,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由弱变强,2021年全县66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了730余万元;2022年8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将超过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将达到5个,“百万元”的村突破2个。


(本文摘自《三秦都市报》9月17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