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归来话振兴】凤县村党组织书记学习体会选编(第四期)

铸魂赋能深化培训成果 走稳走实乡村振兴步伐

红花铺镇永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吴玉林


通过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学浙江、提能力、促振兴”专题轮训班,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浙江乡村振兴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下一步,我将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持续擦亮“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字招牌。



一是在产业兴旺上破难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岭南风情、乡村味道、规划先行、产业带动”理念,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组建农家餐饮协会,鼓励农户种植天然、绿色、无公害粮食和蔬菜,开发养生菜品、设计康养菜单,为游客提供养生、健康、美味的乡村饮食体验;大力扶持食用菌、羊角蜜、黄花菜等产业发展,实行“景区+游客+农户”运营模式,建成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体验园,让游客愿意来、还想来。二是在集体经济上谋良策,助力实施乡村振兴。积极谋划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流转土地,栽植既可观景又可食用的黄花菜50亩,配套加工包装设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建2000平方米冷水鱼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亲水码头、休闲钓位,策划举办摄影大赛、垂钓大赛,提高旅游人气;抓好生态土鸡养殖,年出栏不少于5000只,开发养生土鸡宴、活鸡捕捉等项目,提高养殖效益;建设400平方米农产品加工展销中心,展示原生态农耕文化,科普宣传长寿村特色农产品,依托电商达人、网红带货,拓宽销售渠道,不断扩大集体经济覆盖面,增加村民收入。三是在项目建设上再加力,持续夯实旅游基础。加快推进长寿街提升改造,建设新景观点,安装休闲娱乐设施,丰富旅游项目,将福文化广场、长寿街、水街有效串联,打造“福寿孝”主题文化观光区和阳光沙滩亲水游乐区,建成观光专线,方便游客游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自驾游营地1处,引入高端民宿项目,改造高标准民宿10间,配套健康疗养设施,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住宿和康养体验。四是在人居环境上促提升,打造宜居美丽乡村。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竞争优势、提升民生福祉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改造基础设施、铺设污水管网、修建健身步道,统筹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卫生厕所118座,完善生活垃圾“户收集、组集中、村转运”清运机制,配备垃圾桶、垃圾车、移动垃圾箱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学经验 谋发展 促振兴

坪坎镇倒贴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永新


近期,我参加了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学浙江、提能力、促振兴”专题轮训班,学习浙江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让我对本村发展充满信心,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立足村情实际,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麝养殖主导产业,年内林麝存栏690头,预计出售林麝120头,收入240余万元;发挥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引领作用,培育养殖大户19户,新发展中蜂600箱,产蜜500公斤,收入5万余元。进一步扩大生猪、家禽等传统产业养殖规模,生猪存栏200头以上,土鸡新增400只;动员群众在做好原有150亩核桃管护基础上,积极实施低产园提升改造30亩,实现主导产业带动强、传统产业促增收、群众致富信心足的良好局面。二是壮大集体经济。投资18万元建设55亩林麝饲草基地1处,投资6.3万元实施林麝养殖基地续建项目,修建6间生产生活用房,与陕西平康源麝业有限公司签订代养协议,代养林麝102头,每年收取场地租赁费8万元;计划复垦、流转土地100亩,建设五味子种植基地,同时,打造农旅融合产业园,修建蜜源产品展馆、产品销售电商室、休闲观光木屋和茶吧,建设集观光、培训、休闲为一体的小游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扩宽就业渠道。多渠道提供转移就业信息,持续为200余名剩余劳动力建平台、搭桥梁,提供转移就业、劳务输出信息;依托林麝养殖和饲草基地,提供就业岗位,解决23名脱贫群众就近就地务工,人均务工收入增加1000元,实现户均1人稳定就业。